当前位置:翡翠原石网 >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原石介绍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原石介绍

时间:2025-05-02 21:40:54  编辑:翡翠原石网  访问:639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原石介绍

新手买什么小楷字帖,东晋王羲之《黄庭经》,推荐理由:由隶入楷,用笔清圆.东晋王羲之《乐毅论》,推荐理由:笔笔精到,无一笔含糊,楷法成熟,有利于中楷《九成宫》的练习和巩固.东晋王献之《洛神赋》又称《玉版十三行》.唐钟绍京《灵飞经》.具体买那本,还得你自己去市场上去看看啊.

王献之小楷哪一件最著名,王献之为王羲之第七子.《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柳公权跋洛神赋十三行的赏析不少于300字,《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洛神赋十三行”原迹为麻笺本,入宋残损,南宋贾似道先得九行,后又续得四行,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世称“玉版十三行”.后石佚,至明万历间,在杭州葛岭半闲堂旧址复得,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

王羲之的楷书贴有哪些,王羲之的楷书以小楷为主,主要作品为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之子王献之有《玉版十三行》,可以视为继承王羲之小楷书法的经典.建议学《玉版十三行》,要按原大临写

书法古代书法二王指谁,王羲之与他儿子王献之,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传世

王献之的简介有哪些著作,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有什么主要作品,<中秋帖>.<块雪时晴帖>

王献之有什么主要作品,他的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他的字在笔势与气韵上要超过其父,米芾称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即是指在草书上的“一笔书”狂草.他还劝其父“改其体”,足见其书艺创造上的胆略,不愧被后世褒称“小圣”.

东晋书法家合称二王的是,是王羲之、王献之.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著名碑帖:<tablecellspacing=0cellpadding=0width="100%"border=1><tbody><tr><tdvalign=top><ul>乐毅论黄庭经兰亭序快雪时晴

玉版十三行因为刻在什么上面而得名,《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是王献之的真迹《洛神赋》直接刻上石的,因保存过程中有损坏,只剩下十三行,固得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