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翡翠原石网 > 清代朝珠翡翠背云

清代朝珠翡翠背云

时间:2025-05-02 09:49:06  编辑:翡翠原石网  访问:345

清代朝珠翡翠背云

文玩背云是什么意思,背云是清代朝珠组件上的一个配饰,因为是挂在背后的,所以叫背云.

古代帝王大臣贵妃等为什么都带佛珠脖子上的挂珠,注意,只有清朝才皇帝才带.清朝皇室,大多数王公贵族,甚至整个民族,都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所以其上至皇室、下至百官,都带有朝珠.清朝皇帝自称“老佛爷”(后来慈禧也这么自称),也是这种表现.满族人之前信仰的是原始的萨满教,后来随着喇嘛教在草原的广泛传播,很快也采信了喇嘛教.

关于不同官衔的朝珠的材质,1.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状如念珠,计一百零八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

清代朝珠的组成,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是从佛教的“念珠”衍化而来.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据称佛教将108作为佛的象征.朝珠每隔27颗珠子夹入一颗“佛头”加以间隔,使其在色泽上与朝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

如何辨别朝珠真伪,您好朝珠是清代朝廷官员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每盘朝珠有四个大珠,称分珠,垂在胸前的叫“佛头”,在背后还有一个下垂的“背云”.朝珠的质料品类繁多,有东珠、翡翠、玛瑙、蓝晶石、珊瑚、琥珀、牙雕、沉香木、料器等.按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配挂朝珠,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百姓不能随意佩带.对于佩带何种质

清朝王爷的官服和其他官员的有什么不同,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中有正适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一、帽子:清朝改历代的朝冠为礼帽,礼帽又称为“顶子”或称为“顶戴”、“顶戴花翎”.礼帽分为两种,一种为夏天戴的凉帽,另一种为冬天所戴的暖帽,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凉帽为喇叭形,无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

什么是背云,背云,又名背鱼儿,清代朝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朝珠是由108粒珠贯穿而成,每隔27粒穿入1粒材质不同的大珠,称为"佛头",与垂于胸前正中的1粒佛头相对的1粒大珠为"佛头塔",由佛头塔缀黄绦,中穿背云,末端坠一水滴形佛嘴(坠角).背云和佛嘴垂于背后.背云一般为玉质或翡翠,也有镶嵌宝石的铜器背云,背云上下有贯穿孔,与佛头塔、佛嘴连接,佛嘴一般采用宝石或翡翠制成.在佛头塔两侧缀有三串小珠,每串有小珠十粒,

清朝官服脖子带的珠子叫什么,叫朝珠.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来,是由于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每隔27颗珠子加入一个“佛头”,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

清朝皇帝胸前的朝珠是什么材质做的,皇帝朝珠用东珠,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绿松石珠,均明黄绦.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是从佛教的“念珠”衍化而来.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据称佛教将108作为佛的象征.朝珠每隔27颗珠子夹入一颗“佛头”加以间隔,使其在色泽上与朝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

清朝有的官员带朝珠有的不带,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清朝官员都有资格佩戴朝珠.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不同品级的官员佩戴朝珠材质也不一样,朝珠材质有东珠(珍珠)、翡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皇帝穿朝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