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原后大名石高
时间:2025-05-02 14:45:44 编辑:翡翠原石网 访问:218
德川家康的领地最后多少,在丰臣时代德川氏的藏入地的基础上,加上关原之战、大坂之役后没收的领地,17世纪末共有约400万石.包括大坂、长崎等重要的城市和佐渡金山等矿山,以及佐渡、甲斐、飞驒等国.
谁有战国时期各大名势力和各分国的详细石高数据资,这是我回答过的不可能不分时期的,战国早起是贯高制,是按照农产品换成钱来衡量的,后期信长猴子之后才开始转为石高制,而且大规模的检地是在战后,即猴子当太阁和德川家康当上将军后给你的是庆长检地的数据北陆奥奥州九十万七千石南陆奥奥州八十二万二千石出羽羽州八十七万石越后四十万六千石越中五十三万六千石能登能州二十一万石加贺加州四十四万五千石越前越州六
江户时代石高超过30万石的外样大名,前田(加贺、越中、能登102万2000石)、岛津(萨摩、大隅、日向72万8000石)、伊达(陆奥仙台62万5000石)、细川(肥后54万石)、黑田(筑前52万石)、浅野(安艺42万6000石)、毛利(长门、周防36万9000石)、锅岛(肥前35万7000石)、藤堂(伊贺、伊势32万4000石)、鸟取池田(因幡、伯耆32万5000石)、冈山池田(备前31万5000石)、上杉(出羽米泽30万石),以及德川家门大名福井松平(越前30万石)
伊达公子巅峰时期是,伊达家的公子巅峰时期..伊达政宗(1567年-1636)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到1590年初,势力已经渗入整个会津及奥州,开创伊达家最大版图,当时领地的石高推定为120万石左右.后来归附丰臣秀吉,遭到减封,移封至岩出山城58万石.在关原合战中站在德川方,获胜后增封为62万石的大名,成为仙台藩藩祖.
关原之战前夕德川家康许诺把会津还给伊达,您搞错了,在关原合战之际,德川家康曾向伊达政宗许诺,如果东军胜利,就增加仙台藩增加100万石,仙台藩的实际增加石高远不及100万石.由于关原交战的时候,伊达氏曾经支持南部氏领内的和贺郡前领主和贺忠亲反叛南部氏却遭失败,德川家康没有对此事予以,伊达氏便没有再追问石高领地之事
大名的江户时代大名,在江户时代,知行10000石达以上者便称为大名.江户时代共有200多家大名,基本分为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和外样大名.江户时代的体制为“幕藩体制”,由幕府和藩镇共同管理.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的最高的机关.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将军实质上是各藩诸侯盟主,大名处于半独立状态,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通常幕府不干涉
北条氏康时代的关东地方是穷地方还是富有地区,富得流油,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关东九国里面石高30万以上的有6个,50万以上的有3个,全国石高最多的地方就是关东,近要不然龙虎狮三家也不会再关东斗的头破血流了.
战国时期石高问题,国名现地名石高数四国地区地区赞岐香川12.6播磨兵库35.9阿波德岛18.4淡路兵库6.2伊予爱媛36.6但马鸟取11.4土佐高知9.9因幡鸟取8.9近畿地区伯耆鸟取11近江滋贺77.5美作冈山18.6伊贺三重10备前冈山22.4伊势三重56.7备中冈山17.7志摩三重1.8备后广岛18.6山城京都22.5安芸广岛19.4大和奈良44.9出云岛根18.7摄津大阪、兵库35.6石见岛根11.2河内大阪24.2隐岐岛根0.5和泉大阪14.1周防山口
德川家康如何取代丰臣秀吉,并不是德川家康取代丰成秀吉而是丰臣秀吉统一了再病逝后,丰臣家的统治在一代内被德川家康推翻.对各大名的控制力,丰臣秀吉时代很多大名都只是恭顺而已,实力并没有受到大的打击,丰臣家的控制力与足利家差不多,丰臣家其实只是最大的大名,对关东、九州等地的控制力几乎为0,作为将军确实勉强.同时,丰臣家人丁不旺没有自家直系子弟分封成为大名,大名中对丰臣家死心塌地的并不多.德川家康在关原一战后基本把强大的反对
战国后期封地规模问题,战国1石米=现在17~20公斤左右,1石稻谷=13~15公斤左右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领地的粮食产量称为石高,是通有"检地"得来的,在战国以前就已经测量过了,只是数据不太准确,由于石高的准确度关系大名的收入,因此每一代新领主继任家督后通常又会重新检地检地:中世后期至近世时代,领主对于农民的保有地所进行的测量调查,称为检地.其性质很类似古代庄园制下的检注,丰臣.德川两时代,为了强化农村支配的